“十四五”以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成果顯著
體育日報濟南4月11日熱訊(記者高萌、張武岳)記者從11日在濟南召開的2025年全國體育產業工作會議上獲悉,“十四五”以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迅速,在優化城市功能、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區域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表示,“十四五”期間,體育產業領域出臺諸多政策措施,《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推動冰雪全產業鏈發展;《關于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的指導意見》引領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最新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則將豐富體育領域金融資源供給,對于解決體育企業融資難題有重要意義。
賽事經濟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哈爾濱亞冬會期間,體育及相關消費超250億元,同比增長35%。杭州舉辦的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吸引了創紀錄的7萬多名觀眾到場觀賽。相關數據顯示,杭州5天內累計接待外地客流668.6萬人次,同比增長6.2%,直接帶動旅游消費3.08億元。廣東則深挖“一張票根”的潛在價值,形成“一日比賽、多日駐留,一人參賽、全家旅行”的賽事消費模式,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戶外產業發展迅速,“山地顏值變產業價值”。在云南,為期4天的2024年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為各行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4.9億元,經濟拉動效應約10.5億元,稅收效應5505萬元;四川瞄準“年輕人要酷、家庭客要暖、專業玩家要燃”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產品與服務。以四姑娘山為例,戶外資源每年可為當地帶來超6000萬元收益,有力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冰雪運動發展持續向好。在剛剛過去的2024-2025冰雪季,全國滑雪場累計接待客流2.34億人次,同比增長15.7%,其中入境客流75.9萬人次,同比增長29.9%,滑雪場內體育及相關消費超360億元。
體育制造業進一步轉型升級,體育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2024年底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近3.7萬億元,增加值近1.5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和13.9%,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15%,成為擴內需、穩增長的重要力量。其中,廣東省深耕智能體育新賽道,2023年體育產業總規模突破7000億元,增加值超2300億元,增速達9.5%。江蘇省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2023年體育用品制造及銷售總規模4398.5億元,占省內體育產業總規模的68.6%。
楊雪鶇表示,盡管取得顯著成效,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還存在諸多短板,需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市場意識、融合意識、安全意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