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齡行動”何以燃動體育
從入門簡單的廣場舞、太極拳,到新潮有趣的柔力球、空竹;從寬敞開闊的公園空地,到設施完備的體育場;從偶爾的淺嘗輒止,到每日堅持的樂此不疲;從自發組織的零散隊伍,到有組織、有規模的老年體育社團……近年來,參與體育鍛煉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他們用行動詮釋著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展現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西安城墻腳下的環城公園有多處健身設施,從清晨到夜晚,這里都活躍著熱愛運動的人們。圖為2024年6月12日,市民在西安城墻下的環城公園長樂門外打太極扇。體育日報記者 李一博 攝
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發布的《2020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顯示,2020年低齡老年人中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比例為52.4%,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為29.5%,目前已成為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力群體。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和老齡化進度加快,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口總體規模持續增長,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也由生存必需型向高質量發展型升級。”日前,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副主席、陜西省老年人體育協會主席郭大為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部署多項舉措,對加強老齡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銀齡經濟’‘銀齡行動’正得到普遍的關注,老年體育事業的發展正迎來新的重大機遇期。”
體育賦能,老年生活呈新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3.1億,65歲及以上人口2.2億,分別占全國總人口的22%和15.6%。根據有關部門預測,到2035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將突破4億,占全國總人口比例將超過30%。隨著老齡化人口不斷增加,在從退休直至生命終結這一較長時期內,如何維持良好生活質量成為關鍵問題。郭大為提出,參與適度的體育健身活動,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應對之策。
圖為2024年6月12日,市民在西安城墻下的環城公園文昌門至和平門段打羽毛球。體育日報發(牛綱攝)
事實上,隨著老齡化趨勢的不斷演進,正悄然為老年人投身健身領域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這一變化已成為我國加快體育強國建設、推動全民健身事業向縱深發展的全新注腳。郭大為進一步闡述,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下,體育運動對老年人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老年人身心健康、幸福快樂,子女將少一些牽掛和后顧之憂,能夠積極投入工作。經常參與體育活動的老人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保持心理的愉悅感。”
在陜西,“我運動、我快樂、我健康、我幸福”正成為老年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對于65歲的西安市民孫海宏來說,每當晚飯結束,她都要和舞蹈隊姐妹們跳上一會兒,而這個習慣自她退休開始,至今已持續了10年。“從最初的18人到現在的68人,我們的舞蹈隊逐漸‘壯大’,隊員們水平越來越高。大家聚在一起,跳廣場舞既鍛煉身體又打發時間,我們在舞蹈隊也更有歸屬感了!”
社區健身廣場、公園的慢跑小徑、學校的閑置操場,甚至是樓宇間的寬敞空地,目前都已成為老年群體投身體育鍛煉的熱門場地。這些體育鍛煉不僅強身健體,更滿足了他們的社交需要。與此同時,老年人的消費傾向也從實物型逐漸向參與型、觀賞型轉變,體育消費結構實現優化升級。
“可以說,老年人開展體育健身活動的需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海量。”郭大為表示,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中,老年人體育逐漸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西安、咸陽的太極拳,銅川的柔力球,寶雞、渭南的門球,延安的持杖健走,榆林的健身秧歌,漢中的健身球操,安康的氣排球,寶雞的空竹,西安、商洛、楊凌的廣場舞等都已成為陜西省各市老年體育活動的精品項目。”
1月15日,“西安年·最中國”2025年全國全民健身大拜年(西安市分會場)系列活動在西安市人民體育場啟動。圖為市民在改造后的西安市人民體育場進行門球比賽。體育日報記者 李一博 攝
一項項體育運動的開展,讓廣大老年群體重拾活力,點燃了他們對健康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而這也成了目前我國老年人體育如火如荼發展的時代縮影。
老體協發力,“銀齡體育”綻生機
隨著老年人群體逐漸壯大、整體健康意識增強,以及對老年友好的全民健身模式導入,老年人的體育服務需求也隨之上升。在郭大為看來,老年體育服務未來發展前景可觀。“老年體育在實施全民健身戰略、積極老齡化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中,正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全國各級老體協在積極推進中國式老齡化在老年人體育工作實踐中落地實現。郭大為介紹,以陜西省為例,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種類型的老體組織8992個。11個市(區)和107個縣老體組織覆蓋率達100%,鄉鎮老體組織覆蓋率達80%以上。全省共有老體健身團隊近萬個,成員約42萬人,為老體健身服務的工作人員約10萬人。各級老體協已成為組織老年朋友進行體育活動的主要力量。
在全國層面,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同樣積極作為,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推動老年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據統計,2024年中國老體協全年共舉辦柔力球、氣排球、健身球操、太極拳、廣場舞、網球、門球等 19項60余場展示交流及科學健身指導活動,約22000余名老年體育健身愛好者參與其中,輻射人數過千萬。這些活動不僅充分滿足了各地老年人群體的健身需求,還生動展示出新時代老年群體的健康風貌,有力地推動了老年體育服務的發展。
2024年5月29日,第九屆全國老年人體育科學大會在陜西省西安市開幕。本次科學大會的主題是“健康老齡化——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老年人體育高質量發展”。圖為與會人員在現場體驗健康管理儀器。體育日報記者 邵瑞 攝
“2024年,除了以老年人體育賽事活動及協會建設等方面作為工作重點,老體協還加強老年體育理論宣傳文化建設,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為老年人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研究、科技成果應用等提供智力支撐。”郭大為表示,在2024年5月西安召開的第九屆全國老年人體育科學大會上,陜西向大會組委會報送研究論文50多篇,錄取論文27篇。“一年來,各級各類媒體宣傳陜西老年體育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頻次更加密集。”
多措并舉,老年體育高質量發展
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意見》提出了4個方面26項措施,包括“組織開展各類適合老年人的體育賽事活動。加強球類、棋牌等活動場地建設,支持體育場所錯峰使用”等提升老年體育服務質量的具體舉措。
“目前,陜西省各級老體協堅持為老年人體育健身做好服務,倡導鼓勵廣大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推動各地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深入開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得到了廣大老年體育健身愛好者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好評。”郭大為強調,推動老年人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積極順應中國式老齡化社會,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增進老年人福祉,提供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已成為當前老年人體育工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2024年4月9日,2024年全國老年人廣場舞科學健身指導活動在陜西省咸陽市舉行。圖為教練員在給學員培訓廣場舞套路。體育日報記者 鄭昕 攝
然而,在中國式老齡化進程中,伴隨老齡人口數量的急劇增加和老年人健身需求的不斷擴大,老年人體育工作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根據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目前仍然存在老年人健身公共服務產品供給不足,老年人參與健身賽事和活動不夠廣泛、內容不夠豐富,對老年體育工作的評價體系研究不足等問題,這與我國經濟社會和體育事業發展,特別是對積極老齡化和強國建設要求存在差距,同時也表明老體協距離廣大老年朋友們健身健康多元化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在郭大為看來,隨著全社會對老年群體關注程度不斷提高,今后將是老年體育事業更加蓬勃、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應以加大老年人健身供給為目的,推動老年人健身活動設施建設納入當地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總體規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2025年,要充分發揮老體協‘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利用各種建言獻策平臺,及時提出老年體育健身設施的多樣需求和體育健身場地設施‘適老化’建設的建議,積極協助職能部門改善老年體育健身條件,推動老年健身設施提檔升級,打造更多的老年友好型體育場景,為老年人穩穩托起幸福‘夕陽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