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馬鋒線“化學反應”難產姆巴佩與維尼修斯的賽場“磨合困境”
皇馬在歐冠輸給阿森納之后,可算是撞上“霉運”了,關鍵時刻連著輸了兩場。這事兒可讓西班牙的《馬卡報》重視起來了,發了一篇老長的文章,仔細分析了姆巴佩和維尼修斯在場上的表現,最后得出個結論——這倆人在一塊兒踢球,還沒產生那種“化學反應”。姆巴佩之前接受采訪的時候還說呢:“我剛加盟馬德里的時候,就盼著能和維尼修斯一起并肩作戰,真不敢想象皇馬要是沒了維尼修斯會啥樣。”話是這么說,可真到了球場上,一起上場和配合默契完全是兩碼事。這基利安 - 姆巴佩和維尼修斯,那可都是足壇頂呱呱的天才球員,皇馬能把他倆都收入麾下,那運氣可不是一般的好。可從數據上看,他倆在不在場,對彼此的表現影響還挺大。
這倆人在各項賽事里一起踢了41場球,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當姆巴佩不用和維尼修斯“共享”球場的時候,他在場上那叫一個顯眼,進球效率蹭蹭往上漲,參與進攻的機會也多,表現那叫一個出彩。說實在的,這倆人分開踢的時候,對球隊的貢獻比一起上場還大。只要他倆同時在場上,進攻任務怎么分配都感覺有點不順暢。先說說這法國前鋒姆巴佩,沒有巴西隊友維尼修斯在身邊的時候,進攻數據那叫一個亮眼,雖說和倆人一起上場的時候差距不是特別大,但也能看出來明顯不一樣。看得出來,姆巴佩還是更適應當進攻核心那種角色。維尼修斯不在的時候,他進球效率那是大大提高,7場比賽進了7個球,平均一場一個。可和維尼修斯一起踢的41場比賽里,才進了26個球,平均一場就0.63個。而且啊,他射門的次數和射正的效率,在沒維尼修斯的時候也都稍微高那么一點。還有個變化,維尼修斯不在場的時候,姆巴佩在場上活動得更自由了。雖說主要活動的地方和倆人一起踢的時候差不多,但是有兩個明顯變化:在禁區里觸球的次數稍微少了點,而且更喜歡往球場左邊跑。你看那個熱力圖,左邊那張是他倆一起踢的時候姆巴佩的活動區域,右邊那張就是他單獨上場時候的,差別一眼就能看出來。再看看維尼修斯這邊,嘿,姆巴佩不在的時候,他居然一球都沒進(就踢了4場)。雖說樣本有點小,但這巴西人好像沒了法國人,就不太能扛起球隊進攻的大旗。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射門的頻率倒是從每24分鐘一次,提高到每27分鐘一次了。和姆巴佩一起上場的時候呢,41場比賽進了20個球,平均一場0.48個。和姆巴佩不一樣,維尼修斯好像得靠著姆巴佩在場,門前射門的效率才能提起來。他倆一起踢球的時候,維尼修斯在禁區里觸球的次數和嘗試過人的次數都變多了。要說他倆沒想著配合吧,也不是。在西甲聯賽里,維尼修斯給姆巴佩送關鍵傳球的次數那可不少,有15次呢,比貝林厄姆和羅德里戈的13次,還有巴爾韋德和莫德里奇的12次都多,這可是皇馬隊里最常出現的進攻連線組合了。到了歐冠賽場,給姆巴佩送關鍵傳球最多的變成羅德里戈了,有10次,維尼修斯以7次排在第二。反過來,姆巴佩也給維尼修斯送過關鍵傳球,在西甲送了8次,就比莫德里奇的10次少點。在歐冠也有5次。不過在西甲里,姆巴佩給維尼修斯送關鍵傳球的次數,在他自己給隊友送關鍵傳球的排名里,才排第7位,送得最多的是給羅德里戈,有11次。問題就出在,他倆這些配合能轉化成進球的可太少了。維尼修斯在西甲和歐冠加起來給姆巴佩送了22次關鍵傳球,就只換來1次助攻,另外兩次助攻還是在世俱杯決賽和西超杯決賽里才有。你再看看這張圖,展示的就是姆巴佩在西甲接到維尼修斯傳球后射門的位置分布,就知道效果咋樣了。角色換過來也一樣,效率低得可憐。姆巴佩給維尼修斯的兩次助攻,都來自西甲,而且都是差不多位置的那種反擊長傳